德国大学学制改革在碰撞中开始冲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8-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寂寞和自由是教育家洪堡提出的大学的两个基本组织原则。在将高等教育视为国家竞争力的今天,德国大学这一传统还能走多远? CFP供图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从明年起德国将全面推行新的高等教育学制。这意味着德国自威廉·冯·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以来历经200多年的传统高等教育学制将被彻底改变。德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的高教体制能否顺利对接?在欧洲一体化浪潮下,德国的优秀教育传统能否得以保存?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孟虹将为我们带来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 ——编者

  ■孟虹  

  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施“博洛尼亚进程”,实行统一的学制、学分制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的高等教育学位体制。由于这场改革不仅涉及课程、教学和学制的变化,更冲击着德国曾经引以为傲的高等教育传统及理念,因此一直伴随着反对的声音。不久前,德国各地反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再度掀起。德国联邦议院在议院大会的“时事小时”辩论中,就高等教育改革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德国教育科研部部长沙万女士明确表示,学生反对高校收费和学制改革等内容是“过时的目标”,德国已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一个有机部分,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搭乘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快车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以洪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追求“教学自由”和“教研结合”,大学犹如象牙塔。在2007年以前,德国高校所有经费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提供。学位制度以二级制为特色,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作为第一学位的硕士学位,平均学习时间长达7年,即使在应用科技大学,学生获得第一个毕业文凭的时间平均也要4年至5年。博士学位作为第二学位教育,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样的教育体制导致的后果是教育经费开支过高,而学生毕业时年龄偏大,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直接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随着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展至社会和政治领域,欧盟成员国公民开始有权自由选择居住地和就业国,欧洲国家之间高校文凭的互认成为当务之急。随着外国留学生不断流向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德国作为文化教育大国的地位受到质疑。与此同时,针对大学课程教学大纲结构性不强、学习时间过长、辍学率高等问题,德国国内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

  面对种种压力,德国政府开始全面探索解决方案,最终决定以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为契机,从学制入手改革德国高等教育。1999年6月,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29国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签约,一致同意共同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至2010年全面引进学士、硕士二级制高等教育体制,此后不久又将博士生教育列入“博洛尼亚进程”。这样一来,学生获得第一学位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同时学制的变化也必然带动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变革。

  全面引入学士学位缩短培养时间

  根据“博洛尼亚进程”,德国高校自2010年起将全面实施学分制和统一的本硕博三段式高等教育学位体制。目前高校学制转轨已得到普遍实施。据统计,2009年夏季学期,德国高校已开设5309个学士学位专业和4201个硕士学位专业,占专业总数的76%,比2008年冬季学期增加了3%。其中综合大学设立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专业分别有3077个和2852个,应用科技大学为2108个和1243个,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均为106个;目前尚未建立新学制的专业基本上为学生毕业后需参加国家考试和教会考试的专业,如医学、法学和神学。

  与以往传统学制不同的是,新型的本硕博三段式学位教育将学士学位作为高校学生毕业的第一学位。就学习时间来看,本科学业时间为3年至4年,新型的硕士学位教育分为“3+2”和“4+1”两种模式:学生完成3年的本科学业后继续学习2年,或完成4年本科学业后追加1年,即可获得硕士学位。根据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又有普通学士、硕士学位以及联合办学的国际双学士、硕士学位之分。研究生教育根据专业内容设置及入学条件的不同,有本专业的继续深造、跨学科学习以及继续教育等3种模式;根据培养目的的差异,还有“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方向。

  在博士生教育方面,学习时间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至4年。同时,为了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综合大学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资助下,尝试改变原有的博士生导师一对一带学生的“学徒式教育”模式,先后增设研究生院,创建国际博士学位项目,并将外国留学生招收比例提高到30%。此外,独立的研究机构和各州也纷纷出资建立研究生院,如马普学会现有52个国际研究生院,巴伐利亚州设立了11个博士生院,以提升德国在国际教育科研领域的形象,推动国际研究网的建立。

  在大学传统与时代要求的碰撞中前行

  总的来看,改革后的德国高等教育学制呈现出四大优势:

  一是获得学位时间的缩短。据统计,2009年夏季学期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多数仅需6个学期即可获得学位,硕士学位一般用4个学期。不难看出,获得两个不同学位的总时间比原来一步到位获得硕士学位平均少了近4个学期。

  二是学业相对量化,毕业资格透明度提高。通过引进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将每学期的学业量化为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30小时的学习量(包括上课、自学和考试),一个学期相当于900小时的学习量,学生积累180至240个学分(6至8个学期,毕业论文为15至30个学分),便可获得学士学位;继续深造2至4个学期,达到总计300个学分,可获得硕士学位。改革后,所有在校学生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的补充说明,对其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所在高校体制等进行详细介绍,便于文凭在欧洲境内互认。

  三是课程设置灵活并面向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通过引进不同时间长短和内容的模块式课程,将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是英语课程逐步增多,有利于提升学校和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许多大学开设了国际课程,一方面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另一方面也聘请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营造国际学术交流气氛和环境。此外,国际通用学位的引进以及国际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德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及其国际化能力的提升。

  然而,新型的学位制度也伴随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达到最终目的,改革步伐还需加速。学制快速转轨的同时,德国高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力度却很有限,教师对于新型学制尤其是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等一时难以适应,学校本身又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咨询,因此给师生增添了许多压力和难度。

  一些学生反映,新的教学计划过于具体、死板,让人感到缺乏“学习自由”,担心高等教育变成简单的学位教育,而非全面的人才培养。同时,大量的必修课和学业时间的严格规定以及各州高校教学大纲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出国留学以及国内学生流动计划的实施。

  综合大学学制三级化后,第一学位教育趋同于原来以学制短、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见长的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模式,从而使后者原有特色锐减。此外,更多人选择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即离开学校,致使研究生人数迅速下降,使得一些企业和机构为德国作为“科学之国”所需的高级人才数量不足而感到担忧。

  目前看来,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改进教学条件和环境,促进教育公平,有效地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并且让近200万德国在校大学生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将成为今年9月德国大选的热门话题之一。